What's Digg?
Digg is all about user powered content.
Everything is submitted and voted on by the Digg community.
Share, discover, bookmark, and promote stuff that's important to you!
瀏覽老師最新的blog文章"造反有理"後,我自己也好奇的在社交新聞網站Digg上註冊了一個帳號試試看,想深入了解整個digg,以及想嘗試找出digg事件的隱藏意涵。
註冊簡單,要表達對news的意見更是簡單,甚至也不需要看內容,只要"digg!"即可。
看了相關的報導,digg事件引起了很大的風暴。觸及的原因不在於破解HD DVD加密的技術文章,而是digg網站所採取的態度。在"Digg挺社群 不刪HD DVD破解資訊"裡寫到了:...許多其他網站也都收到過同一組織的存證信函,要求撤下這些破解連結...。這些曾經公佈"破解HD DVD加密"文章的網站,最後則是遵照AACS組織(擁有該加密技術所有權)的警告而撤下了這則新聞。
而digg的創辦人Kevin Rose 也表示會堅持設立網站時的使用條款與原則,至於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就再說吧!digg為了迎合社群的意見,冒險遊走在著作權的法律問題。
看了這些篇報導,心中也同老師一樣覺得不妥。在"09 F9 11 02 9D 74 E3 5B D8 41 56 C5 63 56 88 C0 讓我見識了 Web 2.0 用戶的力量"的報導中,bwPingu的回應裡提到:造成其他使用者使用權的傷害,算是一種暴動...;並非人多的活動就是合法...;digg的讓步表示了技術的不足...。我也是覺得這樣的事件,不單單只是看著一群使用者為了表達自己的意見與抗議而將文章推置頂端而已。而是應該要了解在隨意使用網路下所造成的"違反法律卻可以不受法律制裁"的言論自由。
議題1:社群的民主素養及網路倫理的素養怎麼判定?
digg可免費註冊加入,註冊所要填的項目也很簡單,除了帳號、密碼外,個人資訊只需要填姓名、生日、性別和一組隨機的亂數碼。這樣,對於個人言論的管理毫無約束,在網站裡可以隨意的發言、投票,卻不被人知曉真實身分。那麼,使用者的民主素養及網路倫理的素養要怎麼管理?
議題2:使用者投票的動機?
接著上一議題,因為不需要篩選,管理階層也只是提供平台。因此,如同老師所說,一堆不明就理,盲從的瞎起鬨的人也不少。那麼以這次digg事件為例,究竟投票者的動機是真的關心這樣的的言論自由問題,還是只是隨之起舞來亂的呢?
議題3:將資訊排名第一的目的?
瀏覽了裡面的新聞,隨意的進行digg!了一下(我點選當時排名第一的新聞)。每則新聞都可以點選一次,而且可以無限次的點選任何線上的新聞、資訊。只要是你"接受"的則可以投票。那麼,反面聲音的表達怎麼辦?將資訊bigg排名到第一代表了什麼?只不過是看出多少人接受、甚至贊同而已,社群其他反面的聲音不易察覺。(雖然設置留言功能...)
議題4:兩千多票的digg的象徵?
digg事件中,只要有關破解HD DVD加密的新聞,都是兩千多的票數。這代表了兩千多人的民主,還是...?
補充:
1.了解 web 2.o (引用自網路)
Intelligent Times - 什麼是Web 2.0 (big5)
Library Views 圖書館觀點 - Web 2.0 (big5)
O'Reilly - What Is Web 2.0 (english)
2.digg事件所引發的爭論 (引用自網路)
朱學恆的路西法地獄 - Web 2.0的反撲 (big5)
殺君馬者道旁兒 - 短評朱學恆先生"Web2.0的反撲" (big5)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big5)
中國經濟網 - 分析:Digg事件凸顯Web2.0潛在風險 (big5)
當然還有許多英文的評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