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30日 星期三

2007/3/24 與Dr. Liu的第二次對話

聽完與Dr. Liu的第二次對話後,唯一的感觸就是─在美國真好,我也想拿綠卡。

這兩週討論的都是混成式教學的概念,而且加上有Dr. Liu的實際經驗,讓原本我覺得很遙遠的事情變得觸手可及。其實我一直很想知道像這樣的學習改變,在各個地區都適用嗎?而在老師與Dr. Liu的對話之後,似乎解釋了在美國的每個學校都有類似教學資源中心,專門提供教學上的設計。並且在州政府的經費配合下,做了相當的規劃。

在第19點的問題裡,「如何轉化或修改現有的教材,以符合教學現場的進行」回答裡,說到線上課程並非一下子全部轉化成線上課程,重點是教學的情境與過程。我想到我們國內的教育改革。九年一貫的主軸是要將資源整合,將各科能夠互相的融合進行生活化教學。但是,實施下來,發現很多課程都為了融合而非常勉強的湊在一起。其實這都短視近利,只求暫時的成效,而沒有考慮周詳。因此,我覺得這點國內的教育改革學者應該還得多學學其中精神。

另外,對話中提到,許多操作性的課程還是保有他的獨特性,實際操作而習得的經驗最佳,卻也可以利用影片的非同步教學幫助在腦中虛擬化的想像。這就好像醫生在進行開刀前也會在腦中進行心像模擬。我覺得影片的教學得技能方面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例如,最近學校添購了網球用具,於是開始練習,在沒有人指導的狀況下,學習他人的動作以及從網路上看到的影片就成了一些範本,雖然不盡然都是正確,但是多少都有幫助。

如果未來的世界都是進行數位化的課程,應該還會發展更多AI的概念,如此,才能隨時都能模擬學習情境。即使在家,戴上耳機、看著螢幕、情境模擬,似乎就真的如同湯姆克魯斯演的「關鍵報告」一樣,假的也可以跟真的一樣。

2007/5/24 課後心得

這次的主題在混成式學習的討論,在自己提的議題裡,我想了解「混成式學習適用的學習階段為何?」的問題,很想知道實際的其他經驗與答案。畢竟,各方資料都顯示在職場的訓練上效益頗大(讓我不難想像,難怪現在有許多的企業教育訓練機構的蓬勃發展;ex. 地球村之類的...),但更想實際了解應用在學校教育中的可行性。
在Dr. Liu的訪談中,所談到的經驗是以大學生為主,那麼,似乎可以感受到學生的自主能力、教師的教材準備與學習成效有相關,在國小、國中的學生都還是處在他律的階段,如此不同形式的學習成效如何?我自己有個見解,如同市區與偏遠地區繳作業的情形一樣,隨著地區性的不同,能夠做到的程度也會跟著不同。市區的孩童下了課有安親班,回家能有家人的關注,作業的完成度極高;而偏遠地區的孩童卻是差距甚遠,甭說完成作業了,甚至連作業都會不見。混成式學習似乎也是這樣,在他律的階段,不管如何培養自律,似乎都是有限。高中、大學階段可能是較能實施的階段,但卻也要能搭配風俗民情,產生適域性的課程配套。

2007年5月23日 星期三

2007/5/24 閱讀 Introduction to blended learning

本文以五個重要的問題當作主軸,綜觀介紹混成式的定義、現在的發展、面對的議題、未來的趨勢…等等。

什麼是混成式學習?
(What is blended learning?)

為什麼需要/採用混成的方式?
(Why blend?)

現今存在何種混成模式?
(What current blended learning models exist?)

發展混成時需要面對的議題與挑戰?
(What issues and challenges are faced when blending?)

混成式學習系統的未來趨勢?
(What are the future directions of blended learning
systems?)
首先,編者採取最為精確且最具代表的定義。

Definition:
〝Blended learning systems combine face-to-face instruction with computer-mediated instruction.〞
事實上,反映出混成學習的概念是由兩個不同的教與學模式之教學的聯合:
傳統面對面學習系統與分散式學習系統。

整個混成式學習的發展變化;在過去,原先兩種模式並無交集,而後分散式的學習環境,慢慢因為技術的革新而擴展開來;將實踐的部分與傳統教學結合,形成混成式學習系統;依照擴展的趨勢,在未來,大部分的學習模式將屬於混成式學習。

當然,科技革新的改變帶動模式的混成,因此,一些伴隨的事件也隨之發生了。分別在四個層面下,討論傳統面對面教學與分散式遠距教學的差異。以空間來說,由現場互動將轉變為較多的線上虛擬;時間的延遲問題,將會是線上的非同步比現場要來得嚴重;面對面的教學環境下,人與人社會互動的接觸將會趨於純存字的模式;機械的使用成分重,因此相較下顯得人性的成分少。

接著談到為什麼要混成的原因有六點:

(1) 教學方法豐富 (pedagogical richness)

(2) 更趨近知識 (access to knowledge)

(3) 社會互動 (social interaction)

(4) 個人控管 (personal agency)

(5) 成本效益 (cost-effectiveness)

(6) 改版容易 (ease of revision)
在文獻中,最常見的理由是因為混成式學習結合了兩個領域最好的部分。

普遍的論述中,以底下三點最能說明何以挑選混成學習的原因:
(1) 改善的教學方法 (improved pedagogy)
將學習的焦點轉移至學習者身上,由學習者主動探索吸收知識。

(2) 更多可及性與靈活性 (increased access and flexibility)
教學法、教學媒介與教材、教學形式的結合讓學習更具靈活性,且更具效果。

(3) 增加的成本效益 (increased cost-effectiveness)
學習者可進行自我數位學習,減少企業培訓負擔。
混成的模式 (What Models of Blending Exist?)
*以不同層級最為分類:(Blending at Many Different Levels)

學習活動導向混成 (Activity-Level Blending)
課程融入導向混成 (Course-Level Blending)
專案導向混成 (Program-Level Blending)
機構導向混成 (Institutional-Level Blending)

*以一般種類來分類:(categories of blended learning systems)

可及性混成 (Enabling Blends)
資源性混成 (Enhancing Blends)
轉換性混成 (Transforming Blends)
面臨的議題與挑戰 (What Issues or Challenges Are Faced When Blending?)
「現場互動」角色 (The Role of Live Interaction)

「學習者選擇與自制」角色 (Role of Learner Choice and Self-Regulation)

支援與訓練的模式 (Models for Support and Training)

數位裝置 (Digital Divide)

文化適應 (Cultural Adaptation)

創新與成果之間的平衡 (Balance Between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
Directions for the Future
The challenge of finding blends that take advantage of the strengths of each
environment and avoid the weaknesses
(尋獲利用環境的優點且避開缺點之混成的挑戰)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conducting discussions in
face-to-face and computer-mediat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面對面與電腦中介學習環境之引導討論的優點與缺點)
總而言之,混成式教學處於進行式,雖然增加了學習的管道與彈性,但仍有牽涉人與社會之間的問題。混成式學習的發展是為了因應科技的潮流,因此,應結合遠距教學並非捨棄傳統面對面教學,從混成中找出1+1>3的學習效果。

議題:混成式學習適用的學習階段為何?
在「混成學習,讓訓練績效更提升」的報導中,發現企業的教育訓練似乎是混成學習的最大受益者。在工作職場上的需要,因此進行自己學習的策略,提升工作效率與自我成長。因此,學習者的自律行為極為重要,應用於國民教育體制下,在學習階段中,哪裡可以開始加入混成學習。

2007/5/23 期末作業大綱(暫定)


科技 update

------------------------------------------------------------------------------------
開場的故事 (~100字)

------------------------------------------------------------------------------------
醞釀(~600字)
(寫科技的正面效益)
第一個契機-教育的未來
第二個契機-百元美金電腦
第二個契機-世界是平的
感應的開始
歸納

------------------------------------------------------------------------------------
牽一髮動全身(~600字)
(寫科技的反面效應)
混亂1-灰色力量
混亂2-DIGG事件
混亂3-
歸納

------------------------------------------------------------------------------------
抽絲剝繭(~1000字)
(對新模式的議題討論)
議題1-
議題2–
議題3–
議題4–
etc
歸納

------------------------------------------------------------------------------------
再接再厲(~800字)
(未來展望)
想法1
想法2
想法3
想法4
想法5

我以在這堂課中,所學印象最深的概念來當作主題,闡述在默默變化的科技時代裡,發生哪些事件;哪些正在潛移默化的進行著;並且也將各位同學提出的議題、想法作綜觀的整理。

2007年5月22日 星期二

2007/5/22 OOPS!

緣起:
Grace老師給了我們OOPS相關聯結,開啟了我們與OOPS之間奇妙的關係。
OOPS 簡介一 影片長度為 3:23。
OOPS 簡介二 影片長度為 3:23。
OOPS簡介--把夢做大,用力實踐的朱學恒
瀏覽中文開放式課程計畫 (OOPS) 的網頁與計畫 討論版。OOPS 中国内地活动的官方新闻发布平台

------------------------------------------------------------------------------------
What is OOPS?
OOPS:Opensource Opencourseware Prototype System開放式課程計畫,是奇幻基金會所執行的一項龐大計畫,希望能夠用開放原始碼的理想、精神、社群和技術來挑戰開放知識分享的新理念,讓更多人可以分享知識。(http://www.myOOPS.org/twocw/)簡單的說,透過網站架設、平台介面,將各區各校系所開設的課程內容,利用所有可能利用之社會善意與資源廣泛分享,提供給所有學習者,甚至更有來自各專業領域的加入分享。為了避免語言隔閡而產生知識的誤解與落差,有一群熱血義工便自願擔綱起翻譯、校對的角色。透過OOPS的簡單概念,連結世界各地的知識也連結世界各地的風俗文化,朝向世界地球村邁進。

------------------------------------------------------------------------------------
直觀:
針對OOPS,有許多的議題及觀點值得討論。在接觸這個觀念時,大家都抱持著贊同的態度來欣賞這計畫。

個人很欣賞這樣的想法與計畫,就如同開放原始碼社群與百元電腦、維基百科一樣,真正「世界地球村」的推動者,一群「天下為公」的實踐家。目前我也慢慢踏進這一個領域,不僅自己學校的網頁系統享受了開原碼的好處,學位論文也是朝著推動自由軟體的方向進行。知識的分享,對人類整體而言是絕對有利。以發明來說,很多東西都是靈光一現的產物,而靈光一現的觸動,常常是站在現有的基石上,如果知識沒有分享,靈光觸動的機會便會減少,整體來看,知識分享是人類永續經營的必經途徑。(義斌)

其實第一次聽到這個計畫時,可能聽聽就帶過,因為當時還沒看到實際翻譯的資料,所以不太放在心上,不過當時卻對MIT這種開放式課程的精神感覺的佩服,自從微軟受到拖拉斯法的制約與Linux的竄起之後,很明顯的感受到網路上"Share"的精神慢慢成形,維基百科更是運用web2.0的技術,讓分享與共同建置的精神發揮到淋漓盡致,同時也看到了越來越多人不吝分享自己的看法與資源,只是可惜的是,沒有一個平台真正的整合了這些可被利用的學習資源,而是零散的散落在世界的每個角落,再利用讓人敬佩的Google一一拾回;直到現在看到朱先生發現MIT如此棒的資源而帶頭翻譯的精神,更是讓人動容,我想這裡會是一個整合分享資源平台的種子,也希望這個種子可以繼續發芽,帶動世界分享學習資源的風氣。(耀德)

感覺怎麼會有人這麼好,能替我們這些英文能力不佳,又想獲得更多知識的學習者,提供這麼好的管道!!就像朱's所說的『唯有知識可以自由分享,人類才能夠創造出更多的知識,解決更多的問題,作出更正確的選擇。』於是,我更好奇的仔細慢慢的品嚐。(佩貞)

直接聯想到XOOPS(正體中文延伸計劃網站),旨在推廣一開放性的程式語言系統。那我覺得與OOPS的精神雷同,目的都是開放知識、分享知識。我覺得很為之驚艷,我們可以透過這樣的管道去學習國外資訊與知識,那豈不是很棒的一件事情嗎?省略了坐著飛機到國外留學,去挖人家秘密。其實我認為這個族群是很有意思的,我在自己的BLOG裡寫到:隨著華語的使用,知識會帶領華人世界國家成為另一個強國。所以我覺得OOPS如了在分享知識的管道外,也隱約像是一種手腕,散發征服世界的氣味。當然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嚴重,我是採正面的態度,認為知識傳遞的分享真的很好,因為我自己也從網路上受惠不少。(偉堯)

------------------------------------------------------------------------------------
質疑:
除此之外,更多的是對於這項計畫所涵蓋的問題,在課程的發展上,大家提了許多質疑的地方。對於整個課程的運作,翻譯的工程,一直到角色轉變的觀點,都有很豐富的討論。

針對”人”的部份,也就是關於翻譯者的翻譯能力、情緒困擾與抒發等問題。開放式課程的一個重點「自學」,要懂得自己去找資源,更要懂得分享。討論區有許多人對課程翻譯的確實性質疑,當你看到存疑的翻譯時,應持有的態度不是謾罵,而是提出建言與改進的方法,不要過度依賴別人提供的資源。(雅琇)

在雅琇的問題裡,我們看到了開放課程的精神就是以學生為本位,學生的自學是整個計畫很重要的驅力。因此,OOPS的課程發展讓學習者的角度轉變,有別於在教室面對面的教授。此觀點與建構教學似乎有相似之處,皆示強調以學生為本的課程構想。

人是較難掌控的,每個人皆有不同想法、不同的價值觀,才會造就了多彩多姿的社會。這些願意付出自己時間為他人奉獻的翻譯者,受益學習者應該不要吝於給予掌聲與鼓勵支持。(佩貞)

另外,在其中看到的是人與人相處的模式問題,開放的精神下,每個人只要不違反條款原則,都擁有爭取翻譯文章的權利。在這樣的情況下,如同國內知名入口網站的分類〝知識〞,在每個問題發問後,經過註冊的使用者可以根據問題找尋「適合的」答案,每次的回答都會經過不同瀏覽的使用者的檢驗。在此一著墨點上,大家就有可能會產生不良的態度,讓整個共同求知的架構陷於謾罵或者口水戰中。
在此之外,引申出的問題是:翻譯的品質該如何控管?畢竟,所受的教育不同,所經歷的經驗與實務也不一樣。有些翻譯偏向學術用語,有些翻譯偏向白話易懂;究竟怎麼樣的翻譯才能讓大部分瀏覽開放式課程的使用者能夠一以概之呢?多人分享翻譯之下,世界各地的人可能翻譯出不同的東西,每個地區方法說法不一,那要以誰的為主?

語言程度差異、參差不齊的翻譯者影響翻譯出來的品質。採用一些建議回報與修改制度,讓翻譯者與校正者能夠不斷討論修正,將使得翻譯內容的品質更為提升。(耀德)

以中國(簡體)跟臺灣(繁體)為例好了,同樣電腦的menu...就有菜单跟功能表(選單)之分。這可以國家區域性做區分,因當地都有自己約定成俗的翻譯口語。例如用在中國的簡體版就用菜单,臺灣或其他使用者就使用功能表(選單)。如遇到都不知道怎麼翻譯才比較貼切,的就可以在後方標注原文,例:功能表(menu)。(智元)

每個人的翻譯對觀看者而言,也許會發現一些翻譯上的問題,這時因為網路討論區的便利,不用像以往對翻譯書籍發現問題時,除了尋找相關資訊外,有時還要聯繫出版社或作者來確認問題癥結。同樣的是,因為翻譯者在翻譯時對自身的要求,所有對於翻譯者的辛苦,自身也要做出相對的回應,要對其問題本身的問題在哪?如何改進會更貼進原文所想表達的意義,這些有建設性的回應。(智元)

對於學習者,因為閱讀的需求迫使自己學習外文,但當學習者基礎尚未健全時,閱讀外文書籍,會造成對知識一知半解,甚至認知錯誤。所以翻譯成各國語言的資訊可以減少這些情況,也能經由對資訊的累積進而有找尋相關資訊、閱讀、查詢的能力。(智元)

就課程內容英譯中這一點,個人覺得這是有必要的,因為地球上的語言千千百百種,因著民族意識覺醒,要統一世界語言是不可能的事,雖說英語是國際可以流通的語言,但絕大多數的人仍然是不精通的,翻譯成當地語言便有助內容更快速流通,能提供給更多人享用。現在最大的問題只是要再多些犧牲奉獻的推手吧了!(義斌)

對於翻譯所引發的困擾,看法各有差異,有人贊成要將翻譯做適當的控管,如此在中文開放課程的目的才能達成。但,另也有人認為翻譯不需要,想要吸收世界一流的知識,先學會英文吧。有人認為台灣的本土知識很好,不必崇洋媚外。

我認為吸收知識不能因為語言而有所限制。就像現在我們學校為何大部分老師沒有選原文教科書讓我們閱讀,是因為我們現階段主要是要學習如何撰寫論文及相關知識的吸收,並非語文教學,若我們對原先的知識已經不熟悉了,卻又雪上加霜的因為語文障礙而使學習更加困難,那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因此而急速降低,是否應想想這門課的最終目標到底為何?(佩貞)

對於翻譯的問題交織出的討論,朱學恆的話點出了最佳的答案。「任何一個演講者一開始都是一個糟糕的演講者。」的確是如此,就算是如他這般有名的翻譯家,也會提出自己對翻譯的問題,上網徵求解答,只有不斷的從翻譯的歷程中學習,才會精進。

------------------------------------------------------------------------------------
轉變:
義斌認為將開放式的課程與傳統式的面授課程相比,發現開放式課程需要學習者主動瀏覽,容易讓學習者感到孤單、不懂時也無法及時發問。

根據MIT每年的evaluation report,使用者將近一半是self learner(不是educator,也不是 student),所以倘若國內大學要運用這些課程,有老師引導固然理想,但是如果延伸到真正的 "self learner",OOPS能提供些什麼?( Grace Lin)

學習者在OOPS的轉變似乎是個重要的觀點,OOPS提供的是不僅是一種平台、也是一種發展。在開放式的課程裡,很明顯的,有別於在固定空間裡,固定時間下的傳統教學,「塞入」知識的方向以導為「挖掘」知識。
除此之外,在學習的過程中,還包含了教師的腳色轉變。智元提出當我們擁有了課程開放資訊後,在不同學科的大學教師角色會有怎樣的轉變?那又該如何傳導這些資訊?
當我們擁有了這個管道後,是不是意味著不再需要教師的腳色呢?又或者在學習的過程中,角色的負擔走向為何?

教師的角色是教材整合者、知識管理者、引導者,大學生已經有自主思考能力了,教師扮演協助者的角色,告知學習者資訊哪裡找?如何找?其餘的就交給學習者自我調整學習了。(佩貞)

教師是協助者的角色。但在開放課程中缺乏〝學習成效的評鑑〞,教師應注重如何確認學習者能達成學習目標,並付出更多回饋時間。(雅琇)

許多技能(skill)的課程,或許我認為可以透過圖片、文字,甚至影片等多媒體來教學,不過,具實際操作的技能或課程,我想,開放式的教材是不會比較不適合當做初次的傳授媒體,比較適合當作之後複習用。例如:車床操作專業技術,如果沒透過真正的操作就自行上機,是有發生職業傷害的可能性,但是如果第一次透過老師實機教授,之後透過這樣的媒體做複習,或是上課前做預習比較適合呢?(耀德)

我覺得擁有這些開放性課程後,接著要以宣傳的手法將這種資訊來分享傳導。不僅政府的推動外,也可結合學術界,把這些納入體制內正式課程,如此就能真正的開通。(前提是資料庫得大部分完備)(偉堯)

教學者也因為課程的開放,主動探索的精神,不再是〝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了,而是更深層的將〝power of learning〞回歸給學習者本身。那麼,隨之引發的問題,如同雅琇所提到開放式課程中缺少的一塊─〝老師的反饋〞,OOPS提供的課程內容都在網站上,甚至也可以下載閱讀。那麼,檢視學習者的目標該怎麼來達成?需不需要評鑑的機制呢?
在一般面授的課程中,尤其是高等教育,OOPS課程所缺乏的不僅是"老師的反饋"而已,也就是說缺乏指導者即時對於學習者的回饋,同樣也缺乏指導者可因學習者的質疑而及時修正錯誤觀點的機會,這些課程一但放上網路,似乎原作者是不會再來作內容修正,這樣可能會導致積非成是,影響面遍佈全球!最後也有一個普遍都會想到的問題:誰來替學習者評鑑?

說真的,如果學習者純粹為了"動機"而自動學習,那倒也沒有評鑑的需要,但如果是公司指定的進修內容,難道經理要來測驗一下?學校學生應該有需要評鑑吧?那麼學生有問題是不是要有人解惑?所以,順便回到大學應用OOPS相關課程的問題,沒有指導老師指導,要學生自行去吸收是有極大的問題!(義斌)

OOPS一直在 informal learning 中建立品牌,但是一般大眾還是對 informal learning和 formal learning 持同樣的態度和期望,說真的,我一開始也是對 informatl learning中的 自學者 (self learner) 抱很大的希望,結果他們遲遲沒出現(原因我也認為和義斌說的差不多),看來和學術界合作,將部分OOPS課程納入正歸課程的一部分好像是現在可行之道,所以如果是正歸課程的一部分,評量就成為正歸課程的一部分,大部分是不是由老師決定了?(Grace Lin)

由此可知,若開放課程的精神是基於學習者自發的動機,那麼,評鑑的目的似乎變得沒有什麼多大的需要。但若沒有評鑑,如何能確定使用者正確的吸收到課程內容呢?這似乎是個機制的問題。

------------------------------------------------------------------------------------
發展:
除了課程的討論之外,對於開放式課程的發展,同學各執不同面向的討論。發起開放式課程是屬於義工制,在大家非義務的幫忙下才得以茁壯。但就現實面上來看。耀德提出了實際的問題。

面對現實的金援問題,在許多方面都需要龐大的資金,但多數的企業只重眼前的利潤,對於尚未看到任何獲利BusinessModel的OOPS計畫,想當然爾的不給予資源。尋求支持分享的慈善家與不違背免費分享的原則之下開創一些吸引企業的誘因或許較有可能解決資金方面的需求。(耀德)

當然,在耀德自己的提問之後,他也隨即想出了可能的解決方法,就是思考透過這個組織本身的特色,來想一些不違背組織本意,卻又能開源的方法。
一開始我在想是不是可以有類似像一個認證,就是通過認證就代表英文能力足夠協助翻譯,或是具有翻譯MIT等名校教材的能力,然後這樣的證照可以有些效力,這樣是不是就可以協助OPPS可以有越來越多人投入,也可以幫助OPPS開源。
這段話引起了大家對於認證制度的想法,投入更多的想法。佩貞思考著,如果將OOPS課程也來弄一個證照,會吸收更多人來學習嗎?是否也對經費的收入有所助益。乍看下,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不僅可以吸引更多人投入OOPS的課程設計上,正如耀德所說,將課程架構成類似"奇摩知識"作法,提供課程參與者一個討論平台,也可以邀請原作者即時回應相關問題或做修正。另外,也因為認證而獲得額外的收入。

其實OOPS以前是有發給義工認證的,還有一件OOPS的t-shirt,這個意見一開始是大陸的義工提出來的。但是這張紙是發給義工,而且是義工完成一門課的翻譯之後才有,我想現在應該還有繼續。至於如何用認證來開源是不可能的。(Grace Lin)

為什麼?Grace Lin何以說使用認證來進行經費的收入是不可能的呢?我猜測可能是因為這違背了開放式課程初始的原意。原本的意圖是要透過科技,讓課程開放給未來擁有競爭力的各個發展中國家。因此,如果把這種課程加上費用的收取,勢必會讓原先的美意變了質。

提到認證的問題,這樣說法讓我覺得課程變成一個取得"某樣東西"的手段,容易淪落到為了證照而學習,跟開放式課程的本意是否有所違背?當組織變成利益導向時,容易讓本質變了樣。(雅琇)

以目前OOPS而言,是在無給予證書、證照或相關入學申請前提下進行,因為其深度與廣度不同,所以目的是藉由網路提供免費、開放與教育資源的內容資料。而與遠距教學的差異在於開放式課程沒有一定的規劃、缺乏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主動資訊交換及不授予教育的證書或是收費課程。(智元)

將開放性的OOPS課程加上學習費用,那可能就不怎麼可行。因為裡面的課程都是以學習知識為取向,而不是以學習技能為取向,所以若要讓人掏錢來學習開放性的知識,得了證照卻無技能,我想除了學習者不願,連企業也不願意吧!倒是認為可以加入國家的認證機制,我所說的是承認經由OOPS開放的課程所學習到的知識。從大學就可以開始,將課程篩選、排序供學生進行選課,在一連串的課程之後,也如同學分認證一般可以獲得實質上的價值。(偉堯)

耀德同時也聯想提出,將開放式的教育資源轉換成證照亦或證書,因內容的深度與廣度不同,那這張證書或證照的背後代表性為何?又如何進行認證的評鑑呢?這一連串的問題似乎都指向若將認證結合收費並不是個妥當的方法。
此外,對於這樣義工性質的組織,如何去經營與管理也是個重點。在一個環境下,〝人〞是最難以控制的變項,雅琇也感同身受。

我也曾經對我的工作有熱情,熱情也可以持續各好幾年。但讓我想離開的原因是因為公司無法提供給我更深層的知識與其他的工作項目,這也是經營者的一個問題,如何讓員工在能力上持續的進展,以及如何開創新的路讓大家繼續前進,在組織中的運作究竟是如何?(雅琇)

如同一般在推動運動一樣,首先是燃燒期,每個人慷慨激昂;接著穩定期,按部就班的持續;最後會落入低潮期,在這時候應該要有給爐灶適時添加柴火的反應;度過了低潮期,那習慣就會產生,經營就不會是那麼難的問題了。所以若這種開放式課程將所有的資訊資料分享,縱使無利可圖,無法從中獲取經費,但我覺得這個網站裡面看到的是凝聚力與團隊。(偉堯)

熱情與自己的工作效率成正比。由上例子,透露出在有薪水給付的工作環境下,仍會不滿足於毫無創新、學習的組織內。那,在義工性質的OOPS底下,要靠的就是完全的熱情來支持,並且持續發展。
另外,耀德卻持著不一樣的角度來看待OOPS的整個架構。OOPS有如此的效力一定是有相當的規模,甚至可能對於義工的選擇也有見解。

我覺得相當有趣,過去直覺想到的都是只有無私的義工,而背後應該會有一個行政團隊,也就是負責選擇誰是審核者啊之類的,這些人是怎麼選出來的呢?不過我想到一個問題就是,目前翻譯的人力應該都還不足,對於人力的分配與篩選,我想應該是不會太過嚴苛,我在想會不會是例如:先丟一段文章給有興趣的義工,再請他翻譯出來,來判斷它的能力是否適合翻譯,如果義工的身分剛好是某些領域的專家,比較有機會被聘為或選為審查者,當然實際的運作機制,可能還是要實際釐清。(耀德)

而Grace Lin也隨後補充說到OOPS組織裡,是如何的經營這種非營利的組織,以及對於義工的篩選是如何來鑑別的。

(http://www.myOOPS.org/twocw/Global/OOPS/volunteer/2005100706.htm)朱學恆堅持不篩選義工,課程認養完全自由選擇。而計畫長久以來的最大瓶頸是在編輯那一關,編輯義工由計畫邀約,現在有四名全職編輯。審核者也由計畫邀約,並且必須是領域專家,大學教授。(Grace Lin)

關於編輯的瓶頸,是牽涉簡繁體的問題。OOPS是有兩個版本的,而且儘量由當地編輯來編輯,也就是說不論原翻譯是簡繁體,但是儘量找簡體編輯和繁體編輯分別編輯,但是人力不夠,不能完全做到。(Grace Lin)

總而言之,開放式課程計畫整體給人是一種朝氣、一種期待;令人欣賞的開放精神,熱情的義工,同時在教學相長下激辯出的泛泛議題,搭配科技的遠景,這是值得看好的。但也如前面段落所說,仍然也存在問題等著克服。

課程分類種類繁多但顯的龐雜無章,瀏覽連結混亂。(義斌)

裡面的課程繁多,課程以年份及季節來區分,但我卻覺得雜亂,沒像圖書館的分類,沒像電視節目的分級,不太明瞭課程的先後順序該怎麼開始?應該擁有哪些先備知識?(偉堯)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裡的知識給人寶貝的很,那現在四處流通的知識價值又在哪邊彰顯?(偉堯)

台灣的教育思想比國外來的封閉,似乎少了一些思考能力及創造力。(耀德)

很多老師學校不見的接受開放式課程(Grace Lin)

開放式課程取得智慧產權的授權(佩貞)

MIT等學府的教學內容當然是針對MIT等程度的學生設計的,如果完全想要入門學習,也許比較困難,如果台灣老師想使用,可能必須加以調整。(Grace Lin)

------------------------------------------------------------------------------------
未來:
問題的出現不是代表運作的停止,而是思考轉變的契機。在同學了解了OOPS的計畫以及組織後,也不吝的提出了寶貴的意見,也許也可以當個默默出力的小小義工。

未來可以集結成一個自我學習系統,學習者再透過專業相關討論進行交流與互評?(智元)

朱學恆提到:「唯有知識可以自由分享,人類才能夠創造出更多的知識,解決更多的問題,做出更正確的選擇。」秉持著人類求知的慾望,縱使有語言的隔閡,卻不會阻擋知識的流通,透過網路的〝自學〞模式,更多的接觸,更多的知識,更多的熱情,那麼知識將不再是獨門絕技,也不是人家後花園的秘密而已了。

------------------------------------------------------------------------------------
最後,本文僅是摘錄重點整理,其餘在個人的Blog中有更精闢的見解,請參閱。
Grace Lin 義斌 雅琇 博忠 偉堯 佩貞 耀德 智元

秉持wiki的精神,若引用有錯誤,或者有需增加補充,請不吝指教。

2007年5月21日 星期一

2007/5/10 及 5/17 課後心得

今天(5/10)是我們報告「世界是平的」的報告。首先,很感謝義斌學長的主持,讓整個流程及議題能順利完成。那也在整個討論中,聽到了許多不同的意見及回應。

那麼,在wiki中也隨後補充對其他人提出的議題的想法,整理如下:
------------------------------------------------------------------------------------
當世界被剷平的同時,『語言』是否會造成無形的世界圍籬呢?世界各國的語言、民族風情、想法、觀念...等等,是否也會被推土機鏟平呢?
我認為講者定義的「平」,意思應該如同交通建設一樣;以台灣錯綜複雜的丘陵、盆地、高地來說,在建設火車的運輸軌道時,就是將碰到的阻礙盡量剷平,讓交通運輸的效率更好;當然無法移開或剷平的只得繞道。那麼,我以我這樣的認知去了解所謂「平」的世界,其實是說明隨著世界的成長、改變,這些高高低低不平的現象,包括經濟、科技、教育...等,愈趨於更有效率。(當然,講者提到世界不全是平,而是不夠平) 所以,回到題目,語言會否是個圍籬?我認為並不會,因為語言是個工具。以oops開放式課程來說,開放的課程是它的精神,所要進行的是將課程透過科技更為流通、分享。那麼,語言怎麼會成為圍籬將本土的課程圍住,而拒絕外面四通八達的各國課程呢?課程的分享已經是個既成的模式,那語言是沒法造成阻礙的。語言只是比較難穿破的網,並不代表沒法突破。同樣的,關於民族風情、想法、觀念...等,也一樣是不會被剷平,以我認為的「平」,並非要將本土的根給消除,而是透過新機制、新模式來達成更有效率的資訊獲取。

------------------------------------------------------------------------------------
我們該如何教育及培養我們的孩子們想像力及創造力呢?
有時候我們會因為一些需求而自己拼湊或創造出新的東西出來;如同最近一直很困擾新居的大門樣式,會異想天開想要有與眾不同的門面,最後看了型錄就東拼西湊的把成品決定。我舉這樣的例子是想說明:創造力一直都存在在每個人腦中,缺的是,是不是有配合的環境與資訊來滿足創造。所以,創造力真的是用培養的。提供能滿足孩童創造力的環境,補給能豐富孩童創造力的資訊才是要針對的方向。那麼,現在科技的新模式不正是鋪著這條路等著我們走嗎?

補充:今天(5/21)在進行藝術課程時,小朋友煩惱不知怎麼設定主題,有些就觀看旁邊的同學,依樣畫葫蘆的模仿複製一番。有些人會鼓譟著取笑說「偷學、偷抄」為了鼓勵他們,我用一貫的口氣說:「那很好啊,從模仿開始,然後自己再稍加變化,就不一樣啦。」這時,脫口說了:「創造力是人家偷不走的。」所以,藉這個例子,我想補充的是,創造力一直不間斷的產生,在科技的波動中,我們要順勢引發更多的創造力跑出來。

------------------------------------------------------------------------------------
很多資訊(便利)都被錯用了,例如:詐騙電話、或75%的垃圾郵件,讓人們浪費很多時間處理問題。
引用在「2007/5/8 「The World is Flat」-Thomas Friedman 影片觀後感想」中所說: 這個新模式的啟動下,新科技、概念的發展如同阿姆斯壯踏上月球一般令人興奮,但卻也是隱藏危機,令人憂心匆匆。但如同前一次提到的:尿不準怎可怪馬桶歪呢?就像我也常和孩子提到:走在馬路上要小心,不然不小心就容易被車撞。但這不代表我們不上街就沒事。重點是要「小心」。所以,雖然有很多的資訊被錯誤的使用了,但卻也有很多的防護機制產生來對抗。大自然法則:一物剋一物。現在應該思考的是,科技走在尖端,如何發展新的訓練、教育、制度跟上,讓模式得以依循,朝著正面的方向前進才是。最後,我欣賞Thomas Friedman在演講中所說:「我們應該輸出希望,而不是恐懼。」

------------------------------------------------------------------------------------
認為世界是不會變平的,因為"適者生存,物競天擇",而且有些國家身體質就不好,有先天的缺陷這就像大都會裡永遠都會有行乞者一樣。
當然,自然有一套規律在進行著,我同意"適者生存,物競天擇"。但,我的觀點是,隨著人類文明科技的發展,"天"已經不再是主導者,或只是唯一的結果了。適者生存還是適用,但人類的快速發展,彼此的競爭上已經不再由"天"來決定,而是"人"跟著環境在交互影響了。 學長提到:大都會裡永遠都會有行乞者。的確是如此,但就正如「百元美金電腦」的目標一樣,這一切都是想要乘著這個新模式,達成一個夢想。套句周星馳電影裡的台詞─「如果百姓安居樂業,誰會願意當乞丐。」如果整個世界都往好的方向,都能豐衣足食,那麼也就不會看到都市中的行乞者了。(我天真的理想...)


------------------------------------------------------------------------------------
對於這兩次的報告方式,也因為在其他人BLOG中所提的建構式教學,我自己對這方面也有些見解。

建構式的教學在前幾年開始推動流行,並且大量運用在九年一貫國民教育中,尤其在數學領域上最為人知曉。建構包含了知識和學習兩個模式;從單方向的被動吸收、接受,轉為主動的組織建構;由經驗的累積達成認知;在社會中與人建立出來的。就在91年快要畢業時,這樣新式的教學法廣為流行,專家學者各說其好處,與傳統的教學法進行比較,然後大量運用。
其實對於這樣的方法,經過了六、七年了,建構的聲音似乎沒有先前來得大聲(也許失去熱度,或愈趨於穩定)。數學九九乘法的爭議最令我印象深刻;當建構推出時,專家學者紛紛倡導勿背誦九九乘法,應該以建構的方式進行推理計算。如今,在背誦九九乘法又是一項教學重點,甚至校長、督學還會不定時抽測小朋友。這樣的事情,讓在職場的我感覺是:「搞什麼鬼啊!」搖擺的教育政策讓教師戰戰兢兢,對於教學如履薄冰,腳下踩的非常虛。

而今,我對於建構的教學有自己的觀點。教學中包含認知、情意、技能三方面,而建構教學比較適用在教學過程中的的前半部,以引導的方式,在討論中,拼湊出全面的認知。就如同九九乘法一樣,在教導概念時得一步一步的引導過程,讓小朋友感受數學的規律與原則。了解以後,則進行背誦,始之成為一種技巧,讓此運用得更為順暢,減少計算時多餘的思考。所以,在職場上,我以建構作為教學的開頭,在概念了解後,還是要進行技巧的培養。
我覺得不是將教學法完全轉為建構方式才是對的。當一種新的教學法被提倡了,經過驗證發現的確是有效的,那麼我們採取來幫助學生學習是一個好策略,但將整個教學方向都導成"只有"建構方式才是對的,那我就不以為然。畢竟,有時候,有些知識得由教師單方向的教導及引導才比較能達成學習目標。

對於這門課,說實在真是一種學習的新嘗試。我覺得這種遠距教學的課程非得用這樣討論建構的方式作為基礎。如同上週所講到的,對於每週所規定的作業,看報告、看影片、聽講座,然後從中提出議題,然後大家討論出多種面向的回答,進一步想拼湊出完整的認知。但有時候卻會覺得,到底討論出來的會不會僅僅只是在這堂課中,由這群人所構出的認知的片段?跳出這個範圍後,我們所謂建構出的認知會不會只是冰山一角,可能連核心都沾不到邊。
能在這堂課中接觸很多科技的新概念及趨勢,我覺得很慶幸,也很佩服老師。因為老師的確有許多辦法,總可以提出極為豐富的資料,讓我們討論並嘗試建構出一些主軸。這樣的教學法,我抱持肯定。因為畢竟遠距的教學,如果只是聽著老師不斷的灌溉教學,那也是會使人感到無聊。而採取這樣彼此讀了資料後,在課堂中提出議題,進行討論,很有共同學習的精神。只是,有時候覺得好像少了些「答案」;也同許多人的BLOG也都寫到,傳統的教學教出正確答案,而建構的教學,在這節課中,提供的是什麼?能實實在在從老師的寶中挖到的又是什麼?

每年放暑假前,孩子們總是會問我要不要繼續帶他們到更上一個年級,甚至會懇求能繼續相處。感動之餘,除了安撫他們之外,我也總會回答:每個老師都有可以學習的地方,你們要能去挖掘到每個老師的秘寶。

那,老師,我距離你的寶藏還有多遠?

補充:剛剛與他人談論這樣的課程,又更釐清了一些。老師提供的是一個平台,大家都以建構的方式拼出這個階段裡的「新認知」,也許在下個階段(之後的課程、下個世代、下個世紀...)後,又融入新的概念及約定俗成的想法,產生更新的認知。所以,最後的結論是:這是一個找尋知識途徑的新趨勢,在如同web 2.0的平台裡,認知趨向不斷保留在當時的空間、時間下的想法。認知被一層一層的包覆起來,知識愈來愈龐大;而不同於以往由外而內追求核心價值的方向。

2007年5月16日 星期三

與 Dr. Liu 對話 - 錄音檔聽完感想

其實看著智元所做的完善的摘要,加上聽完Dr. Liu字正腔圓的經驗談後。內心直接的感觸就是:這不就是前幾週一直提到、接觸的新網路模式嗎?不正是再次告訴我們世界有著微妙的變化,四處都在進行著。從訪談的中,進一步的知道,對於這種模式的教學,休士頓大學還提供了相關的師資培訓,培養了解整個網路平台,教學課程設計。經由這次的訪談,對遠距教學的觀點收穫良多。但是除此之外,我對於Dr. Liu在這方面的說明還不夠滿足。

所以,還想從Dr. Liu了解的是:

1.在美國,像休士頓大學專門開發這樣的培訓課程,是如同師範學院的教育學程,還是說這只是單獨一州,甚至是學校本身進行的一項試探性教學模式?

2.有多少的學校也開始研發遠距教學師資培訓?

3.美國對於這樣混合式教學的評估與州政府政策有何關聯?

------------------------------------------------------------------------------------
議題1:如何評估哪些大學適用哪種線上或多媒體數位課程?
訪談中提到課程設計上的比例問題,講者以教學大學與教學研究大學的性質差異來說明,那我想深入的知道,究竟哪些學校在使用線上或多媒體數位課程(fully online, video, hybrid, video conference, personal website)的可行性較有可能,以及如何評估比例分配問題?

議題2:不同地區在使用線上或多媒體數位課程上的課程設計上有何差異?考量的因素為何?
例如在台東大學裡的教授開一堂遠距的課,和遠在外縣市或者國外的教授所開的課,相比之下,課程上會有哪些差異。對於課程的設計上,要考量哪些因素?

2007年5月7日 星期一

2007/5/8 「The World is Flat」-Thomas Friedman 影片觀後感想

觀看「The World is Flat」這部影片後,講者將他發現的現象作一個闡述,最基本的目的是想告訴孩子這樣的事實,更是想為這個新時代的轉變留下一個紀錄。這個平坦的世界裡,包含了地球村的概念,還有實體網路架設出的平台,不受距離、時間限制,分享知識。OLPC裡的計畫「The Hundred Dollar Laptop」也只是順應著這個潮流,讓平台更寬廣。

而WEB 2.0 的概念發展,也是這個潮流下的新型態,改變最大的是使用者的角色。使用者不在只是單純從網頁瀏覽、搜尋資訊,更進步的是能自由在平台上編輯新聞、資訊,共同參與評論。使用者在社群、論壇裡的自主意識強烈,擁有管理階層的權力,知識、概念、認知共同創造。

現在的電視節目裡,開放的媒體論壇提供有主張、想法的人,一個言論自由的空間。在節目裡可以恣意的發表對新聞、時事的看法。但,伴隨引發的問題卻是遊走在模糊的法律邊緣;多無求證的新聞報導,深喉嚨,暢所欲言的謾罵,不明的資料數據,一堆自以為的政客及政論家...。在我的理解裡,政論節目應該是提供一個平台,提出對事情現象的綜觀性看法,藉以了解事情始末,並且進而督促社會、國家。而現在卻多被政治所利用,企圖影響、操弄媒體前的群眾。

同樣地,開放的WEB 2.0 概念裡,共享、自由的平台下,使用者的言論自由又有了哪些問題呢?從Digg事件裡,大約可以找到著作權法與資源共享的相牴觸,可以找到如同政論節目裡模糊焦點的現象...等。這樣的機制下,什麼叫做言論自由?什麼狀況下,使用者及管理者不違反架設條款、理念,也不違背法律、道德?什麼又是最需要重視的網路倫理?

「刺激1995」這部片子裡,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主角雖然在牢裡,卻只需要利用寫信的方式,就能偽造證件,有了另外一個身分。如今,新的資訊模式下,全球化 3.0 和 web 2.0 之下,使用網路可以達成什麼?達成什麼境界?

這個新模式的啟動下,新科技、概念的發展如同阿姆斯壯踏上月球一般令人興奮,但卻也是隱藏危機,令人憂心匆匆。但如同前一次提到的:尿不準怎可怪馬桶歪呢?現在應該思考的是,科技走在尖端,如何發展新的訓練、教育、制度跟上,讓模式得以依循,朝著正面的方向前進才是。最後,我欣賞Thomas Friedman在演講中所說:「我們應該輸出希望,而不是恐懼。」

--紅字為議題--

--摘要整理--

2007年5月6日 星期日

"Digg一下"的變化

What's Digg?
Digg is all about user powered content.
Everything is submitted and voted on by the Digg community.
Share, discover, bookmark, and promote stuff that's important to you!

瀏覽老師最新的blog文章"造反有理"後,我自己也好奇的在社交新聞網站Digg上註冊了一個帳號試試看,想深入了解整個digg,以及想嘗試找出digg事件的隱藏意涵。

註冊簡單,要表達對news的意見更是簡單,甚至也不需要看內容,只要"digg!"即可。

看了相關的報導,digg事件引起了很大的風暴。觸及的原因不在於破解HD DVD加密的技術文章,而是digg網站所採取的態度。在"Digg挺社群 不刪HD DVD破解資訊"裡寫到了:...許多其他網站也都收到過同一組織的存證信函,要求撤下這些破解連結...。這些曾經公佈"破解HD DVD加密"文章的網站,最後則是遵照AACS組織(擁有該加密技術所有權)的警告而撤下了這則新聞。
而digg的創辦人Kevin Rose 也表示會堅持設立網站時的使用條款與原則,至於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就再說吧!digg為了迎合社群的意見,冒險遊走在著作權的法律問題。

看了這些篇報導,心中也同老師一樣覺得不妥。在"09 F9 11 02 9D 74 E3 5B D8 41 56 C5 63 56 88 C0 讓我見識了 Web 2.0 用戶的力量"的報導中,bwPingu的回應裡提到:造成其他使用者使用權的傷害,算是一種暴動...;並非人多的活動就是合法...;digg的讓步表示了技術的不足...。我也是覺得這樣的事件,不單單只是看著一群使用者為了表達自己的意見與抗議而將文章推置頂端而已。而是應該要了解在隨意使用網路下所造成的"違反法律卻可以不受法律制裁"的言論自由。

議題1:社群的民主素養及網路倫理的素養怎麼判定?
digg可免費註冊加入,註冊所要填的項目也很簡單,除了帳號、密碼外,個人資訊只需要填姓名、生日、性別和一組隨機的亂數碼。這樣,對於個人言論的管理毫無約束,在網站裡可以隨意的發言、投票,卻不被人知曉真實身分。那麼,使用者的民主素養及網路倫理的素養要怎麼管理?

議題2:使用者投票的動機?
接著上一議題,因為不需要篩選,管理階層也只是提供平台。因此,如同老師所說,一堆不明就理,盲從的瞎起鬨的人也不少。那麼以這次digg事件為例,究竟投票者的動機是真的關心這樣的的言論自由問題,還是只是隨之起舞來亂的呢?

議題3:將資訊排名第一的目的?
瀏覽了裡面的新聞,隨意的進行digg!了一下(我點選當時排名第一的新聞)。每則新聞都可以點選一次,而且可以無限次的點選任何線上的新聞、資訊。只要是你"接受"的則可以投票。那麼,反面聲音的表達怎麼辦?將資訊bigg排名到第一代表了什麼?只不過是看出多少人接受、甚至贊同而已,社群其他反面的聲音不易察覺。(雖然設置留言功能...)

議題4:兩千多票的digg的象徵?
digg事件中,只要有關破解HD DVD加密的新聞,都是兩千多的票數。這代表了兩千多人的民主,還是...?



補充:
1.了解 web 2.o (引用自網路)
 Intelligent Times - 什麼是Web 2.0 (big5)
 Library Views 圖書館觀點 - Web 2.0 (big5)
 O'Reilly - What Is Web 2.0 (english)

2.digg事件所引發的爭論 (引用自網路)
 朱學恆的路西法地獄 - Web 2.0的反撲 (big5)
 殺君馬者道旁兒 - 短評朱學恆先生"Web2.0的反撲" (big5)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big5)
 中國經濟網 - 分析:Digg事件凸顯Web2.0潛在風險 (big5)

當然還有許多英文的評論...

2007年5月3日 星期四

2007/5/3 課後心得

又一次精采的討論,議題涉及教育、政策、硬體以及價值觀念...等等。趁著記憶猶新,我趕快紀錄剛剛發表的看法,以加深加廣層面讓大家一起討論。

首先,對於教育的觀念(這也是我在這個講座中感興趣的部分),如同我在部落格中所寫的,OLPC是關於科技與教育的事情;正確的科技觀念、技巧,搭配的教育方向、策略,整個完善、具規模的計畫,才有可能永續經營。「想像一個世界,所有在學校的兒童都可以擁有筆記型電腦,甚至是連那些居住在沒有電力和電話的村莊中的孩童都不例外。這是Nicholas Negroponte的夢想...」從這段話中,這計畫是一個夢想,一個對教育宏觀走向的夢想。大家對於教育相關連的其他層面,經濟、灰色市場...等等,有很深的疑慮。但我覺得這是一個「努力要創造」的夢想,所以單純的只看教育,有這樣的夢不是很美嗎?想到我就覺得振奮。
我常常跟我的孩子說:你們都有夢想,都很好。但是重要的是:有了夢想,就要朝著夢想,爭取、補充自己所需要的能力。所以,要成就這種資訊的桃花源,需要努力的自然不少。我期待也祝福這檔美事。

在運輸中發生的灰色市場,直接讓我聯想到,在台灣的許多街頭巷尾裡,有許多很可憐的孩童在賣口香糖,拉拉你的袖口,懇求你幫助他/她。這是一種不斷循環的社會現象;孩童被綁架,被要求街口討生活,然後滋養了犯罪集團。然後不斷的循環,更多在街口賣口香糖的孩童,更壯大的犯罪集團。我相信一定有很多的變項影響最一開始的綁架事件,那麼針對這樣的事件,解決的方式除了治安外,不也牽扯到教育嗎?也許抑制的程度有限,但是總是一種成效。
回過頭來,灰色市場的現象存在在這商品輸入的制度中,這是難避免的(註1)。所以講者覺得最能抑制、最能有效果的做法是將商品獨特化,讓不該擁有這項商品的人,在道德上覺得備受他人質疑、感到羞恥。有車的產生,有了車禍的發生,但我們不能因為會有車禍的災害,而阻止車子的生產吧?﹝...車輛生產的問題攸關全球暖化...﹞畢竟,有了問題,想辦法解決是很重要的。而不是在於阻止這項計畫的發展。

購買商品時,我們總會想到後續維修服務的問題。OLPC的執行上,雖然沒在影片中提出這個問題,但我認為在策劃上應該也是有考慮到的。應該有類似研發部門、推展部門、協調部門...當然應該也會有技術維修的部門。我覺得OLPC的組織應該不單只是尋求幫助,然後推展到各偏遠、落後的第三國家而已,背後應該還有一層想永續發展的策略。再者,在影片中,講者在Cambodia的經驗提到:送進筆記型電腦的三年之後,五十台之中只有一台損壞。除了說明在那環境裡,接收到這樣的新東西是非常珍惜的。(珍惜的原因是還可以拿來當照明)也說明這種主機的設計上是經過考量,由橡膠的外殼、耐用的組裝可以看得出來。
另外這也牽扯前面灰色市場下的供應練。耀德說得沒錯,這樣基本的組裝,誰會願意花錢去買功能、性能跟不上現代的科技產物。所以回頭看看OLPC的目標,這台laptop的出現就只是為了達成這個目標而已。

「不丹」─一個土地狹小,人口稀少的國小,國人平均所得不到35塊美金,但卻是排行全世界最快樂的國家。這份調查說明:健康、財富和教育程度是決定快樂與否的主要因素。因此,我覺得OLPC與這麼多大企業廠商合作,共同為偏遠落後的地方,以資訊科技提升的教育上努力,這是非常值得的。記得某位作家說:「生活快樂的關鍵就在於態度。」以前的阿嬤生了八個、十個小孩,生活貧困,卻也是快樂。所以在非洲,雖然每天都在為下一餐在哪而煩惱,可是,並不代表不需要給予他們新的東西,OLPC的介入帶來另外豐富生活的價值。

最後,我覺得博忠學長講得對,世界是持續不斷的成長,但不僅只是先進國家的權力。藉由OLPC的提供,發展中國家的也能跟著步調漸進的成長。講演中,有令人欣賞的地方,也有不少質疑之處。如今,這個概念傳到了台灣,在我們這些研究生的討論裡產生回應。

種子已經撒下了,再看何時能萌芽茁壯。

註1
到底應不應該禁止真品「平行輸入」,在法律上言,是指要不要賦予著作財產權人一項「輸入權」,這在立法政策上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不是是非對錯的問題。
贊成真品「平行輸入」的人認為,既然不是盜版品,基於貨暢其流的精神,就應該允許任何人自由輸入,以抑制廠商高價與壟斷的可能性,讓消費者可以用較合理的價格買到想要的貨品;
反對開放真品「平行輸入」的人則認為,市場環境不同,各地營運成本與消費習慣不同,應該允著作財產權人對於其創作商品有市場區隔的權利。
(摘錄自奇摩知識)

2007年5月2日 星期三

2007/5/2 「The Hundred Dollar Laptop-Computing for Developing Nations」-Nicholas P. Negroponte 影片觀後感想

看了一部講座影片─「給發展中國家的百元美金電腦 」。
又是另一場精采的演講,尤其最精采的部分是提問;隨著在我觀看影片的同時,在我腦海中出現過的問題都在最後的問答中回答到了。

我喜歡這部影片。它提供的是一種規模和策略,一種筆記型電腦的規模、新使用環境的規模,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種對於教育的策略。這部影片充滿了願景,觀看時,我也隨著有滿滿的期待,真心希望由非營利事業下的公司主持的計畫,在政府教育規劃配合下,能將百元美金電腦的「效能」發揮最大。

我佩服這位時代的先鋒,由研究者的角色跨領域轉為研發者。因為就算懂得理論,也不見得知道該怎麼做,而他卻做到了;處於發展與推動的工作裡。但讓我更欽佩的地方(帶著一絲疑問)是他對整個教育上宏觀的看法與態度,以及對於背離自己本業利益取向的計畫。

投影片中展示團隊在南非操作這項計畫的成果。從演講中,處處都是可以看出這位講者的樂觀,也許真是美國人的天真,他所要挑戰的不只是新科技,還要挑戰其在商業、教育、個人生活上的影響。與先前看「世界是平的」的影片比較,這個時代爆炸性的資訊科技不僅只是表示:「嘿,你看!我有ASUS最新款的筆記型電腦耶!」而是伴隨著這些新科技產物所建置出來的新的社會規模!本身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對裡面教育的議題深感興趣。他提到:學習有一部分是來自教學過程,但其他大部分來自於冒險!(含有建構主義的成分)這句話感同身受;小時候學騎腳踏車時,大人們一定是說:「多跌幾次就會了。」其實真的就是如此。

冒險、好奇佔了學習很大一部分。很多的學習都是在社會互動底下建構出來的。六歲前,誰不是跌跌撞撞學會走路、磨破幾件褲子就知道怎麼爬樹。很多很多會的東西都可以是在學校外進行的。因此,這位講者用了我們本身就已經存在,持續不間斷的一種能力來發展新科技所帶來的教育思維。台灣有個車子的廣告,內容大約是一個小朋友看了舒馬克(退休的車神)的比賽,從溜滑梯上騎腳踏車滑下來,很不幸的,畫面帶到腳踏車倒在地上。這部廣告所要說明的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舒馬克一樣高超的操控技巧,所以人們所仰賴的是車體的性能及安全。那在這個演講中,我感受到的是:人類都是優秀的學習者,因此藉由規劃,仰賴新的科技,一定能創造更沒有死角的學習。

當然,演講中提到伴隨著每個人都能使用電腦、網路,則會產生一股灰色的力量─恐怖主義、色情。講者的解決方法只有一個:「教育」。就如他在開場白所講的:如果你分析每個世界級的問題,和平、環境、貧窮...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一定會包括教育,甚至只需要教育就可以解決。產生的問題得回歸到教育上來解決;而不是有了新的科技,新的麻煩被當成箭靶一樣被千夫所指。這讓我聯想到之前有則新聞是關於車內電動窗夾傷孩童的事件,最後家長在媒體前覺得電動窗危險,因此改回手動搖動式的操作。其實,科技帶來的大部分都是好的,我們並不能在使用方法的錯誤上去挑毛病。像那則新聞裡,就說明了教育才是解決之道;教導孩童正確安全的坐車規範不才是重點嗎?因此,色情、暴力固然存在,也會伴隨新的管道出現,但是我們沒有理由尿不準還怪馬桶歪吧!─教育就是根本。

期待明天有精采的議題。
最後,強烈建議教育政策的決策者用心觀看!

2007年5月1日 星期二

2007/5/1 統整Blog心得

統整了大家對於上次上課之後的心得

【雅琇】
新一版的智慧大師在校內未廣泛使用,一但出現當然較少人重視。若要推廣線上學習,可將遠距教學列為必修課。
【義斌】
MSN同步筆談,對話較混亂亦無次序性。聯想起之前討論的系統整合,方便歸方便,掛機時就什麼都沒了,而多方整合較符合人性,掛機頻率也不是那麼高。
【佩貞】
嘗試了多種方式(聊天室、Skype、後補教學平台),最後使用MSN。這樣的溝通管道,打字速度影響了與同儕統論的進度;對話紀錄也沒錄音那麼理想。
加強自己的危機處理能力,利用時間思考,充實相關知識與設備。
【智元】
第一次用MSN進行多人遠距對談,少了語音很難捉摸語意;因為打字速度不同,不知哪個回答針對哪個問題。
但透過老師的危機處理體會到:當我們使用科技的方便時,還是要考量到當科技不便時的應便措施。也就是說,當平時所習慣的技術或領域發生不可避免的問題,還是可以經由不同管道來達成原目的。
【耀德】
這次的上課方式較原本的不方便,大家容易亂成一團。但就個人經驗,一次針對一個議題討論,暫時停止發表新問題直到該議題結束,主持人發出該議題結束的通知後才可進行下一新議題,並利用顏色區分不同人提出的話語。但還是使用Mic&Camera好!或許有天利用虛擬工具更能感受”同學在身邊”。
在老師與同學的默契、互聯網、反應時間搭配之下,彌補了科技工具失靈的時候。

------------------------------------------------------------------------------------
以下是我提出的議題與心得:

議題一:使用MSN的適當時機?
MSN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對話視窗了,一但進行遠距教學討論卻延伸出這麼多問題,似乎是平常都以一對一方式對談的我們所沒有意料到的。透過文字的圖像化甚至加入表情符號,皆能清晰表達說話者想要傳達的音調、語氣;而且一來一往的問答方式,能即時且適時的針對議題發表意見,這樣笑也不怕笑錯地方啦!所以我認為,MSN的對話成員盡量精簡,避免多人對話。大家覺得呢?

議題二:遠距教學上的障礙?
使用遠距教學克服了空間上的障礙,讓處在不同地區的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有主機、有網路的地點進行學習。不論是及時同步(quasi-f2f )的影像聲音,或者非同步的平台,都是優良的學習管道。可是在這次臨時面對的問題─網路學園移機,讓大家都再次體會到使用遠距教學時出現的障礙。

除了先前大家提到遠距教學沒有面對面、現場氛圍的感受外,我認為平台主機穩定性的問題是個隱憂。使用者是同在一個平台上進行對話、溝通,因此,當平台出現錯誤時,原先架構好的上課方式可能就必須變個道,甚至中止。如智元所說:「凡是只要有可能出錯,那就一定會出錯。」誰也無法預測不可預期的事情。

義斌學長提到系統整合的想法,認為使用整合性的系統對使用者來說非常方便。這種想法也出現在電腦主機板上的改變;以前主機板僅提供連結介面,供滑鼠、鍵盤、顯示卡、音效卡…裝置使用;但現在主機板除了保有提供連結的功能外,也更進一步設計成三合一(主機板、顯示卡、音效卡)模式。整合觀念是一種趨勢。我覺得很有道理,畢竟科技始終來自人性;符合人性是個重要的驅力。但我有另外的觀點,我覺得這就如社會階層一般,每個人在工作崗位上都是各司其職。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如果所有的系統都仰賴同一部機器,或是同一個空間,那是挺具有風險的;就如投資一樣,集中投資定是比分散投資要來得具風險。因此,到目前為止,我現在還是自己拼裝出適合自己的主機,找自己喜歡的顯示卡、音效卡…。

總而言之,當我們使用科技的方便時,還是要考量到當科技不便時的應變措施(智元)。大家都有此共識,在使用科技產生問題時,應該要跳脫平常所習慣的模式,活化一下基模,另尋可達目的的途徑。